6月18日航拍的子牙河堤顶路。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
6月18日13时,献县城北十余公里,子牙河畔。驱车而行,目之所及,一条蜿蜒的堤顶路宛如“九曲玉带”,在广阔平原不断延展。
“这段路有380道弯,90分钟能转个遍!”同行的献县水务局三级主任科员吴树长说。
一路行进,曲曲折折,弯弯相连,好似一幅风景画。这些弯,急弯如龙脊盘旋,缓弯似新月舒展。每一处转弯,都有不同的风景跃入眼帘。
这不,从献县乐寿镇臧桥村驶入堤顶路,不足30秒,绕过一个缓弯,抬头就是一片农田。收割完小麦的农田里,农机手正忙着播种玉米。“以前,堤顶路坑坑洼洼,出行不便。”臧桥村村民付树行说,现在好了,堤顶路修通了,农机可以直通农田,今后种田更方便啦!
“这条子牙河堤顶路全长55.62公里,是子牙河防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一处,吴树长都会查看路面通车情况。“出于防汛建设需要,子牙河堤岸曲折,380道弯中包含了287个急弯和93个缓弯,形成了独特的弯道景观。”他说。
2023年年底以来,献县投资2.28亿元对子牙河献县段进行了全面治理提升。他们重点对大堤薄弱段进行了加固,并在全段新建沥青路,32厘米厚的水泥稳定层上铺设10厘米厚的沥青,形成了宽5米的坚实路面,有效提升了防汛能力。
“在这条路上可以骑行,路边还能露营呢!”同行的献县文广旅局副局长卢冬金说,他们正在设计详细的路线图,标注露营推荐地点,烧烤、游玩、采摘一体化新业态令人期待。
“你看,骑行队伍的场面多壮观!”卢冬金掏出手机给记者看。视频里,迎着朝阳,一群骑行队员在堤顶路上行进,活力十足。
“最近,我们每天早晨五点半,都会从县城出发,去堤顶路骑行。”献县悠然骑行俱乐部队长陈英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在每一个转弯处前行,都有一种弯道超车的感觉,那种感觉真棒!
汽车前行至西城乡李虎一村,在一个急弯怀抱处,记者看见了一片向日葵花海。“去年,我在这儿种了十多亩向日葵,现在堤顶路这么好走,向日葵丰收后,更方便运输了。”村民刘炳发说。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防汛路、风景路,更是一条致富路,串联起沿线6个乡镇33个村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献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高志指着蜿蜒曲折的堤顶路说,目前,以子牙河堤顶路为纽带,献县正积极布局特色种植业,开展葡萄、向日葵、西红柿等规模化种植。
“我们村种了108个蔬菜大棚,现在西红柿、黄瓜正陆续上市。”在本斋回族乡沙洼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勇权高兴地告诉记者,堤顶路修好了,农产品运输方便了,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