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网评 | 刀郎临沂演唱会:一场音乐盛宴背后的城市能级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8:17:00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昨晚,临沂夜空被10万“刀迷”的歌声点亮。

演唱会被喻为“行走的GDP”。从北京、济南到苏州,刀郎巡演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文旅消费热潮,这次临沂接住的“泼天流量”,正是城市发展难得的机遇。

演唱会的经济拉动效应、乘数效应立竿见影。据业内测算,大型演唱会观众人均消费可达800元至1500元;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的拉动作用达1:4.8,即门票花1元,周边消费可达4.8元;单场演唱会可创造超千个就业岗位。这就意味着,不辞辛苦来到临沂演出现场的“刀迷”,既是观众,也是游客,不知不觉中就能将“吃住行游购娱”等链条紧密咬合。

可以预见,10万观众意味着数亿元的消费洪流,将瞬间激活城市文旅的“多米诺骨牌”,引发消费的链式反应,甚至连夜市摊主的收入都能翻好几番,何况我们临沂有这么大的市场体量,给城市消费注入的“溢出效应”定然也是空前的。

演唱会产生的长尾效应更为珍贵。一些客人来到一座城市,不仅热衷于听歌,还盯上了当地的美景美食。此次临沂演唱会,刀郎粉丝中不乏专程跨省而来的乐迷,他们白天游览蒙山沂水、夜间打卡琅琊古城,秒变“探索一座城”,将音乐热情转化为文旅消费,实现“曲终人不散”。

演唱会的真正价值更在于城市名片的锻造。歌迷自带话题效应,票根经济带来“留量”。当#刀郎临沂#话题冲上热搜,当10万观众自发传播沂河夜景,城市获得的曝光量远超千万级广告投入。成都“凤凰山演唱会经济圈”、西安“演唱会+兵马俑”联票等成功案例证明,持续举办高品质演出能重塑城市气质。我们临沂正需要这样的现代文化注脚,让“物流之都”的标签外,再添“音乐之城”的新注解。

刀郎临沂演唱会,这场音乐盛宴播下的种子正在萌发。当凌晨三点的炒鸡店仍坐满歌迷,当出租车司机笑着说起“歌迷们都很热情”,当刀迷们对2路公交车、深夜食堂等服务细节频频点赞,当临沂特警车现场变身“刀迷”摆渡车,当临沂人在留言区主动邀约客人来自己家免费住宿,我们看到的是临沂人朴实热情、笑迎宾客,背后实则是这座城市“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全面升级。

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办好一场演唱会,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利契机。因为,把每个细节都关照到位,把每个问题都做好预判,城市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它擦亮的是城市品牌,提升的是城市整体竞争力,最终惠及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广大市民。

冯海涛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