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阔视角来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1:29:00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全过程人民民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车宗凯、杨子强:以广阔视角来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车宗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杨子强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对人民民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和在新时代的新的伟大实践作出的高度理论概括,清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民主观,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优势,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自信和底气。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理论脉络、实践效果、国际比较的广阔视角来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历史发展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从理论脉络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生动诠释“两个结合”精髓要义、充分体现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伟大创造;从实际效果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展现出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显著优势的伟大创造;从国际比较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伟大创造。可以说,当世界人民对西方“民主灯塔”祛魅之时,神州大地上生机勃勃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基于成功实践得出的全面、真实、开放的民主评价标准,科学回答了“民主之问”、廓清了“民主迷思”,丰富了民主理论与实践,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人民日报》

【邵学清、卢阳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邵学清、研究员卢阳旭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强盛之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当前,应立足国家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具体来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从大局出发,做好思想动员和工作统筹,平衡好“快变量”和“慢变量”、“破”与“立”之间关系,突出科技的战略性地位,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为重要牵引,把教育、科技、人才各方改革都聚焦到一体化发展上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把对创新主体的评价改革作为关键着力点,进一步激活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其次,面向科技强国建设需求,强化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再次,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最后,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摘编自《光明日报》

【郭丽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潜力尚待释放,需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确定性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不确定性,统筹好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要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美丽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衡量经济治理效能的多重维度。只有加强全面谋划,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比如实现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相结合,有效衔接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聚焦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效应;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治理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政策协同。稳妥把握多重工具的交互影响以及回应多元主体不同诉求,对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度效”,尤其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和政策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尤其是通过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高效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更好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把握全局和局部、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等等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向好。除此之外,展望“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稳”的基础更牢靠、“进”的势能更强劲,锚定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打出高效政策“组合拳”,就能形成竞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激发更大的发展潜能。

摘编自《经济日报》

【周俊: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提供新动能新机遇】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俊表示,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自主开放是指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和世界发展需要,在无国际协议或承诺约束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开放领域、节奏和规则‌,既不是受外界压力的被迫开放,也不是仅立足于自身利益的“自利”开放。单边开放是指非对称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不寻求对等或互惠条件的开放‌。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是对传统“协议开放”和“对等开放”思想的超越,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从经济学理论来看,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能够提升开放水平与质量。从我国发展实际来看,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适应了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需求和特点。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有利于更好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同时,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是基于我国长期对外开放的实践经验和新时代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探索,经系统研判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也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始终是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国内市场建设与发展等自身需求独立设计和实施的,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稳固的经济基础是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充足底气。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将跨国经贸合作从形式对等转向实质公平、从零和博弈转向包容互惠,既有利于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制度条件,也展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摘编自光明网-理论频道

【郭斌:打造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教授郭斌认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人才的吸引与涌入。年轻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尤其在科技创新和创业领域,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更是不可或缺的土壤。新兴城市若想形成对青年人才的磁吸效应,需在生活成本竞争力与事业机会供给间寻求平衡。构建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对于打造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基础。技术创新在市场化和产业化当中一直存在着两个需要破解的难题:技术与市场的融合,以及效率与灵活性的悖论。这要求技术创新不仅要发展技术本身,还需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并解决成本和品质稳定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依靠企业自身,还需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高校作为知识生产的策源地与人才培育的摇篮,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同样至关重要。高校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可以为科技创业企业输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埋下未来创业的种子;还可以凭借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为技术创新和思想碰撞提供肥沃的土壤。城市创新系统的打造,也有赖于持续而系统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城市管理者通过实施长期性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能够有效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动能,形成青年人才与产业需求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相关文章
  • 德芯科技营收净利倒退 突击分红4.29亿 集成商销售收入占比86%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9年IPO长跑,创业板失败后,重新包装转道北交所,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芯科技 ”)本次能否成功,属于未... 2025-04-28 13:05:00
  • 来论 | 何莽:让文旅为中山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场景 【编者按】24公里的“湾区长虹”飞跨伶仃洋,重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地理格局——中山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商圈经济、美食经济勃兴,... 2025-04-28 08:17:00
  • 600079,重整新进展 人福医药(600079)重整迎来新进展。4月25日晚间,人福医药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当代科技... 2025-04-27 09:26:00
  • 科交会上看未来 4月26日,小朋友们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体验VR设备。当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 2025-04-27 08:14:00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开幕 人民网合肥4月26日电(陶伟、陈若天)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现场。人民网... 2025-04-26 16:34:00
  • 红日时评|老站“破茧” 日照启新程 侯彦平 牟怡晓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海报新闻记者彦平。日照东隅接海平,朝霞欲上动车鸣。今天,备受瞩目的日照站正式开通了!伴随日照城市成长近四十... 2025-04-26 11:58:00
  • 他们结婚了,一个举动将仪式感拉满 什么是婚礼最好的仪式感?在董阔和杨赞旭这对“95后”小夫妻看来是捐赠16.6万元为4所中小学建设希望工程“科技萌娃”实验室4月21日董阔和杨... 2025-04-26 11:11:00
  • 苏州平江新城连续两年外资到账增速破1000% 古城锦绣现代面的生长逻辑。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制姑苏区平江新城今年一季度成绩单最近新鲜出炉——这片13.95平方公里的热土以2.38亿元... 2025-04-25 10:27:00
  • 白洋淀上丨当“中国风”遇上未来城 3月30日晚,雄安体育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一张颇具中华风范的建筑美图在媒体上广为传播——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座主体建筑将方圆几何造型与东方... 2025-04-23 20:12:00
  • 多款创新产品亮相2025中国国际机床展 机床,又称工业母机、工具机,是制造机器和机械的装备。21日,全球最大规模的机床工具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多款国产创新产品在展会上亮相。这次展会以... 2025-04-22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