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迷彩燃星火 南昌少年有“兵”样——南昌持续强化少年军校建设厚植青少年拥军爱国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1:32:00    

学生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开展训练

升旗仪式训练

  当滕王阁的飞檐与少年迷彩钢盔同框,当赣江江畔上演少年版“士兵突击”……越来越多南昌娃娃走进少年军校,沉浸式体验“迷彩蜕变”,已然有了“兵”样:昂首挺胸走出自信步伐,爱党爱国爱军的信念刻进成长年轮。

  星火燎原

  覆盖110多所学校周训5500人次

  钻网、走独木、投掷……南昌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国防体育课上,一身迷彩服的小学生们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随后,教官又把绳子拉成一条直线,孩子们一丝不苟站军姿,动作整齐划一,已有“兵”样。

  “以前,爸妈总提醒我背没挺直。上了一段时间国防体育课后,爸妈夸我不驼背了!现在我习惯挺胸抬头走路,变得更自信了!”学生张学成说。

  暑假还没到,小学生陈翔就向父母提出,要报名参加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原来陈翔的哥哥去年参加军事夏令营后,早起总能把被子“变成”豆腐块,放学后会在户外跑一圈,吃饭再不是“小鸟胃”,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总是受到父母夸赞,这让陈翔很羡慕。“军事夏令营有什么魔法?我也想去看看。”陈翔表示。

  经过少年军校的培养,孩子们体态气质的悄然变化,让家人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一直以来,南昌通过少年军校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把国防意识植入青少年血脉。20世纪90年代,南昌已探索开展少年军校建设,起初只有3所学校试点。通过举行“少年军校进校园”“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少年军校大汇演”“少年军校交流会”等活动,南昌少年军校建设常态化推进,从临时与驻军单位合作到专人专员专门机构系统性教学,从小范围开班到规模化开展。如今,校园迷彩点燃星火:南昌少年军校建设工作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区,110多所学校受益,每周训练少先队员5500人次。

  “迷彩”出圈

  “一校一品”体验感十足

  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南昌少年军校建设规模形成后,参与学校众多。南昌通过鼓励打造“一校一品”,增强体验元素,让国防教育更生动。

  “小小少年郎,不怕风雨狂。红色的基因,血脉里流淌。一腔报国志,从小当自强……”在南师附小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的一间教室里,传出一曲红歌的歌唱声,嘹亮动听。这首南昌原创少年军校主题曲《未来战士》,如今已在全市传唱。

  东湖小学红色VR小剧场上演一幕幕革命英雄故事,情真意切。学生们戴着VR眼镜穿越时空,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不久前举行的江西省少年军校国防素养展示活动现场,来自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的小队员们手持道具枪,排成突击队形交替掩护前进。那严肃认真的态度,熟练的动作,令观者大声叫好。

  通过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主题”,南昌少年军校建设构建起“爱党爱国+军事技能+应急救护+心理辅导+安全教育”“五位一体”课程活动体系。同时,共青团南昌市委还定期组织专家审核升级课程,课程分年龄段采取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培养特长等“差异化定制”,并将课堂延伸至户外实践场景,通过“看、听、触、感”多维体验,让国防教育更深入人心。

  持续出彩

  融合盘活“红色家底”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通过盘活“红色家底”,融合创新,让从这片红色热土“长出来”的少年军校“持续出彩”,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5月16日,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铁路校区组织少先队员赴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开展“童心向军魂”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并联合宜春少先队员代表在园内举行“八一中队”成立仪式。全体少先队员面向印有“八一”字样的中队队旗庄严宣誓。轻武器展示馆陈列的军事装备以及还原的生动历史场景,让少先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国防力量的强大。少先队员钟欢激动地说:“未来我也将保家卫国,这身迷彩服就是我写给未来的许诺。”

  紧扣少年军校普惠公益性特点,共青团南昌市委推动“国防教育基地+军事训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融合使用,持续与本土红色资源高频次链接,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方志敏烈士纪念园等设为少年军校课外实践基地。同时,通过与南昌二中海航班、南昌八一中学国防班建设贯通,与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铛铛车、红领巾号专列等特色资源结合,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活动阵地。(洪观新闻记者 万晓霞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