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资源县车田苗族乡迎来了一年中西红柿采收最繁忙的时节。连绵的大棚与露天田间,随处可见饱满鲜亮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农户们正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资源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车田西红柿早在2017年就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又入选“广西好嘢”品牌名录,品牌效益日益凸显。目前,西红柿种植规模达7000亩,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逐步形成从生产、采收至销售的完整链条,成为支撑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幸福产业”。
“我们农场种了20多亩西红柿,今年气候比较好,各方面管理也很好,所以今年产量预测平均一亩可达到1.5万斤。”资源县海棠申秀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戴世仁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车田苗族乡的农贸市场中,多地收购商陆续前来收购,车水马龙,人流络绎不绝,一派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来自桂林万禾市场的收购商黄全松一边挑选西红柿一边向记者介绍道:“听说海棠村这边的西红柿品质很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我今早从桂林赶过来收购,也想把农户的西红柿多多销售出去。”
近年来,车田苗族乡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融入西红柿生产全流程。2023年,依托国家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在海棠村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重点推广避雨栽培、滴灌节水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西红柿的品质与抗风险能力,稳步推动产业由“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向标准化、智慧化的现代种植转型。
在推进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车田苗族乡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积极协调技术服务、政策宣传和市场对接,为农户提供坚实后盾,通过“政策+技术+金融+保险”多元支撑,不断巩固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拓展西红柿深加工,发展番茄酱、冻干产品等衍生品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农户创造更多收益渠道。
“下一步,车田苗族乡将继续通过‘政策+技术+金融+保险’一整套组合拳,全产业链赋能车田西红柿种植,让西红柿产业更好地成为苗乡富民强乡的‘幸福产业’。”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红禄说道。
从地标产品到“广西好嘢”,从露天种植到科技示范,车田西红柿正在完成从传统作物到现代化农业标杆的美丽蜕变。在党建引领和全产业链的双重推动下,车田西红柿不仅撑满了农民的“钱袋子”,也持续为苗乡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