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玮)7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正式揭牌,启用后将着力破解技术创新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加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率先应用、推广、迭代,打造“湾区协同—全国辐射—全球链接”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器。
该中心立足打造全要素、综合型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特色布局、多元参与”原则,提出“1—6—8”建设思路。
“1”是以“场景策划—技术验证—市场对接—产品展示—交易落地—公共服务”为主线,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加快聚集一批“首创”技术、推出一批“首发”产品、撮合一批“首用”交易,打造集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场景创新平台。
“6”是开展场景创新全领域开放、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服务,打造全域开放的湾区枢纽、示范引领的试验平台、精准高效的对接桥梁、永不落幕的展示舞台、活力涌动的交易市场、一站集成的服务中枢等六大功能。
“8”是首批围绕产业、民生、政务三大方面,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绿色能源、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新型消费、家政养老、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八大领域,挖掘和设计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中心将强化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汇”双向总部基地、深圳·前海e站通等平台载体联动,探索“香港研发+前海验证+湾区推广”模式,助力大湾区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一个能为深港企业提供‘供需桥梁’的开放平台,我们愿意发挥在人工智能三要素‘智能算力、算法模型、数据应用’维度的专业优势,在大湾区打造更多AI终端应用示范。”深圳商汤科技相关负责人说。阿里云深圳公司也表示,将积极响应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场景,通过先实验后实战,推动“场景创意”向“落地应用”的全链条价值转化。
接下来,中心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流程、全链条的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体系,探索“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精准匹配—要素支撑—生态协同”的应用场景创新路径,计划每年挖掘应用场景不少于100项,征集技术产品不少于100项,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大湾区、在深圳率先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