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文旅融合热力上扬,消费市场活力涌动,电影文博持续火热……今年“五一”,各地假日经济繁荣活跃,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日图景。据报道,“五一”小长假含“金”量十足,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文旅市场热度创近三年新高,呈现全面增长、多点开花的火爆态势,并激发吃喝玩乐等服务消费持续向好。火热的旅游景象、火爆的消费数据,成为提振消费激活经济的新动能,展现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韧劲与活力,提供了观察中国经济成色、感受消费实力和信心的新样本。
据报道,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67亿人次,同比增长约4.5%,“流动的中国”活力再现。不仅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继续“满载”,一些小县城也凭借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迎来泼天流量;作为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
亮眼的“五一”成绩单,对应的是每一名寻找诗和远方的游客,映射的是文旅经济的活力、潜力和磁力。各地不仅拿出压箱底的文旅资源吸引游客,还以开放政府食堂、外地车免费停放等措施花式宠客。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这个“五一”小长假,越来越多的地方正以深度挖掘文旅资源、拓展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科技融合新品等方式,促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游客高品质体验。音乐节、非遗体验、国潮打卡等新型节庆活动,在促进假日消费方面发挥出乘数效应。以北京为例,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轴线、太和殿、鼓楼等文化符号成了伴手礼的灵感来源;通过对接当下更讲品质、更重体验、更看个性的消费方式,“北京奥园city街”等小众旅游线路适时上线;通过科技加持,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用数字光影打造出“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体验;以文化演出为例,“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上百场,观众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超过20亿元,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各地文旅融合的新产品,为游客解锁更为沉浸式的新玩法、新体验,同时也以新的发力点为消费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
各地文旅拼资源、拼服务、拼创意,是为了让游客满意,也是为加码“假日经济”、助力提振消费注入新动能;在促进消费上下功夫,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五一”优异的成绩单表明,“文旅流量”正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量”,既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也助推了经济向前发展。值得期待的是,游客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多,对高品质文旅产品的期望值越来越大,这是对各地文旅市场提出的新要求,何尝不是消费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假日经济“热辣滚烫”,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文旅市场强大和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中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缩影,也是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展现。
实习记者 李霞
原稿点击:锐评|超14亿人次出行!文旅热潮涌动的是经济活力-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