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同心圆 架起连心桥——昆明市政协倾情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8:36:00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是云南省政协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市政协继全面铺开“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之后,又以深入推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为抓手,积极探索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昆明政协实践。

2024年11月以来,按照省政协总体部署,市政协启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工作,通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委员工作室工作进一步“实”起来、“活”起来,进一步扩展完善原有功能,强化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政协在现有的市政协51个、县(市)区政协224个委员工作室中,分别确定打造30个和7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

这些被赋予工作新主线的政协委员工作室,不仅是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获取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广大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探索。

顶层设计为工作实践

把牢方向谋划思路

市政协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牢政治方向,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突出顶层设计,坚持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市政协党组、主席班子专题听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工作汇报,从市政协和基层政协两个层面,对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谋划思路、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推动活动高效开展。

在市政协举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第一次学习中,省政协副主席王以志亲临学习现场提出学习重点并指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市政协主席班子参加界别委员工作室活动时,结合实际提出,要在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中深化认识、领悟要义,把牢方向、明确目标,强调以“六个一”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政协力量。

市政协民宗委主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界别特色进行专题辅导,引导政协委员、各族各界群众准确把握“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目前,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有关委员工作室在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桥梁、思想引领阵地、凝聚共识平台等作用中,按照5个方面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六个一”活动。

因地制宜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平台

活动开展以来,昆明市县两级政协、有关委员工作室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昆明实践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及委员纷纷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发挥好委员工作室作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大家围绕工作新主线、立足实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语转化为群众话语,讲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能管用的话,起到“宣讲一次、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宣传效果,有形有感有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在依法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开展了送法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进民族院校、进民族企业、进宗教团体、进宗教活动场所的法律服务,以及少数民族法律扶贫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依法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城市流动人口等相应的法律服务活动。总共开展法律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普法讲座上百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1万份,解答法律咨询5万人次。”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及省、市、区三级政协少数民族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联络员,市政协委员刘洪文表示,将立足委员工作室和法律工作者身份,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的指示,开展法律服务“五进”活动,着力培养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以及市政协少数民族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联络员,市政协委员孙立刚立足委员工作室和村播小院工作实际,以“创业路上一起同心共进、致富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理念,利用电商平台帮农、助农,做好乡村振兴和办好城市民族会客厅。

在省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各县(市)区政协结合实际和特色,加强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内容。

“我们联盟街道委员工作室,以家文化涵养国情怀,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青云街道委员工作室围绕少数民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院坝协商议事活动;金辰街道委员工作室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举办多期讲座,解读党的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鼓楼街道委员工作室建设民族团结宣传阵地,创办社区民族文化展室,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民族团结知识等。”市政协委员、盘龙区政协副主席夏震介绍,盘龙区政协坚持“一街道一特色”的理念,充分发挥各街道的资源优势,围绕“六个一”活动,融入日常、丰富内涵,打造具有盘龙特色的委员工作室活动,让委员和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嵩明县政协按照省市政协“六个一”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嵩盟同心·和谐同行”工作主题,引导全县政协委员切实发挥作用,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平台,助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嵩明县政协社法民宗委主任陈利明说:“把委员工作室作为紧密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在全县各镇(街道)、园区全覆盖建立政协委员工作室7个,在各行业、各领域建立政协委员工作实体115个,通过融入式、下沉式、叠加式联系界别群众,实现委员‘履职+本职’齐头并进、同向发力。”

逐步推进各界别委员工作室提质扩面

市政协把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行动”履职品牌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特色、示范引领,聚焦主题、组织活动,合力打造、规范管理”的工作原则和“先做实、后备案、再深化”的工作方法,持续深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工作。

“对于委员工作室的建设管理,市政协已经有文件进行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也可以结合实际参照市级做法,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稳慎考虑新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确保新增工作室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能够组织特色活动。”在4月11日召开的全市政协民宗委工作座谈会上,市政协副主席戴彬提出,各县(市)区政协以及各专委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谋划、积极思考,结合实际和特色,指导所属委员工作室不断探索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内容,每年每个工作室至少要按照“六个一”活动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开展一次特色鲜明的活动。比如,界别委员工作室可以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上多下功夫,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界别委员较多的工作室可以多开展宣讲宣传活动,科学技术、教育、医药卫生界别委员较多的工作室可以多开展一些办实事活动等。

今年,市政协将在市级委员工作室中重点打造2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并按照“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方式,逐步推进各界别委员工作室提质扩面。“各县(市)区政协要结合自身实际,精心挑选1—2个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委员工作室进行重点打造,强化工作指导,深入挖掘特色亮点,突出工作成效,形成可供学习借鉴的典型样板。”(昆明日报 记者陈思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