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钟睒睒的下一个目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33:00    

来源:环球网

高原的夜晚总是比平原来得更晚一些。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下午7时多,太阳仍高悬着。

刚刚落成的茶仓茶叶初制厂正迎来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候——劳碌了一天茶农们,肩挑手扛着自己采摘的茶叶赶到这里,过磅称重,领取收入。

罗晓东是茶厂的员工。看着茶农们排着队翘首等待卖茶叶的场景,他感慨万千,拿起手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千里之外的一个朋友:“您带动了多少农户!大家都感谢您!”

自2024年12月起,农夫山泉在云南的普洱市景东县、思茅区、景谷县,以及临沧市临翔区、云县等地,相继捐建了5座现代化茶叶初制厂。

初衷有二:一是想让当地茶农跟着公司一起搞“标准化”,通过茶产业升级带动农民素质提高;二是,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简单地说,就是让农民更能干、更有钱。

怎么干?

茶厂里的“革命

51岁的茶农左正兰,从出生起就在茶山上,距离不到100公里的大理城,她只去过两次。可如今,她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干燥、匀堆……这些她干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活,都已被茶叶初制厂的机器取代。

“以前茶叶卖出门就不知去向,现在能知道它变成什么产品。”左正兰只知道农夫山泉卖水,没想到农夫山泉还做茶。当然,她更没想到,自己种的茶叶,能被用来做农夫山泉的茶。

这无疑是左正兰与现代农业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在此之前,她所有的劳作都凭借“经验”。

如今,这些“经验”都成了液晶屏上的数字,这一串数字,能让茶叶的价格变得更高。

茶厂投产至今,保持着每天30吨左右的新叶采购量,每公斤收购价最高达到10元,较往年提高了20%至30%。大家收入涨了一大截,眼看着还能涨。

站在云南的茶山上,钟睒睒对这里的茶叶品质赞不绝口,“其他很多地方的鲜茶是一芽一两叶,品质还不一定好;这里一芽四叶,还‘掐得出水’。如果卖不出好价格,真的是可惜了”。他坚信,云南的土地,云南的茶,配得上更高的价格,更高的待遇;农民配得上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

怎样才能把茶叶价格卖得更高?

钟睒睒明确提出了农夫山泉的要求:前端种植的118项茶叶有机标准,条条超越“国标”。

对土地的敏感,源自钟睒睒五十年前在诸暨农村的劳动经历。1970年代的那个少年或许想不到,那些关于土壤墒情、作物轮作的朴素认知,会在半个世纪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他总是讲,自己就是一名“农民”。即使如今坐拥亿万财富,他依然自豪地称自己为“农民”。对钟睒睒来说,农民这个身份是与生俱来的,是土地赋予他的一部分。“我从土地里走出来,和农民兄弟在一起,才有现在的我和农夫山泉。”

钟睒睒一直相信,农民不缺乏学习的意愿和能力,缺乏的只是方向。土地和农民之间的联系,早已深深植根于他心中。钟睒睒坚持的,是要“用工业的方式帮助农民”,他明白这并不是一场“拯救”游戏,而是让农民获得真正的尊严和价值。

价值在哪里?

土地的逻辑

周红海这回下了“血本”。他已经拿出500万升级设备,接下来还准备投资1000万建造厂房2.0版本。

决心来自底气:2024年,农夫山区与他的茶厂展开合作,收购干茶20余万公斤,占全年交付量的60%至70%。

“农夫山泉对茶叶采购的要求‘几近苛刻’,但这样的高标准可以带着我们转型升级,我们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周红海说。

这或许是钟睒睒更乐意看到的“价值”。

5个初茶厂,对于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有产茶县100多个、茶企9万余家的云南来说,不过沧海一粟。

可这5个工厂,像是5颗种子,钟睒睒把它们撒播在云南的大地上,等待生长。

厂房的建设、设备的引进,这些都是钟睒睒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说:“我们捐建工厂,是想让农民兄弟亲眼看到什么是工业化。工业的技术是农业的出路。”他并非单纯地提供资金,而是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捐赠,向云南的茶农传递一个信号——现代农业,不仅仅是增加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品质、提升价值。

“在国际市场,如果这个绿茶是来自日本的,可能每公斤可以卖到接近30美元,但如果是来自中国,可能只卖到5美元。这么大的差距,根源在哪里?工业化!”

这种工业化的现代化手段,给了云南茶农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钟睒睒并不把这视为一时的“公益”,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农业革命。

他清楚,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光有资金和技术支持,还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更需要与农民共同走过这条漫长的道路。

道路指向何方?

时间和土地的契约

“农业教会我的是,如何和时间做朋友。”钟睒睒常常提起这句话。他的眼中,农业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迅速见效的行业。它需要耐心,需要积淀,更需要与土地和时间达成一种默契的契约。

在钟睒睒的心中,自己是中国八亿农民的一员,是八亿分之一农民们的人生,就是他人生。农民与土地的故事,也是他的故事。

而土地,从来不会辜负那些诚实耕耘的人。

在他看来,乡村振兴不应仅仅是对贫困地区的援助,而是要激发当地资源的内在价值。农业文明,正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的未来,不是依赖城市的辐射,而是靠本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乡村振兴不再是单向的输血,而是激活传统资源的价值觉醒。”钟睒睒深知,真正的振兴,并非单纯的物质援助,而是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的活力。这一过程,注定是缓慢而艰难的,然而他愿意付出耐心与时间。这份耐心,正是他与土地之间深厚关系的体现。

也正是这份耐心,让钟睒睒捐赠初茶厂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它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深刻实践。这五个初茶厂,不仅是一个物质层面的改善,它更为云南茶农打开了一条通向现代农业的道路,让茶农从单纯的生产者,逐渐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拓展。

“茶叶,这一片东方树叶,一定会在世界的坐标里找回自己应有的位置。”在钟睒睒的商业版图里,“东方树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目标,从来不只是“百亿”。“东方树叶”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注定了要承载起更为厚重的期待与使命。

在全球饮料市场,可口可乐代表美式自由,依云象征法式优雅,而东方树叶的使命,不仅仅要成为一款百亿级单品,更要成为中国茶文化全球化的载体,是让世界重新认识“茶”——这一片来自东方的树叶。(南栀‌)

相关文章
  •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公布 昆明获奖数占全省80% 8月22日,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昆明市科技创新成果成绩斐然,共获奖144项,获奖数占全省80%,全面提升了昆明在全... 2025-08-22 20:35:00
  • “旅居云南”主题产品销售金额超2.6亿元 来自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旅居云南”主题套票、次卡产品累计销售48.1万余张,销售金额超过2.6亿元。2025年4月... 2025-08-12 11:43:00
  • 昆明市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新高地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6月春城,万商云集。6月19日至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06-27 11:51:00
  • 这种饮料对血管很好,真的建议你常喝! 茶,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不少人还有饭后喝茶解腻的习惯。每天喝茶,对身体有哪些影响?一起来看↓↓↓喝茶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2025-06-21 10:04:00
  • 东胜:多元产业齐头并进 乡村振兴沃野生金 夏日的东胜乡村,一片生机勃发——罕台镇永胜村花果添香采摘园头茬小瓜子“卡点”甜蜜上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尽享田园风光;泊尔江海子镇折家梁村,银... 2025-06-09 10:57:00
  • 昆明老品牌续写新传奇 企业内部修建的货运铁路线路已运行数十年。曾经的礼堂如今成为影视取景地。老建筑见证了企业曾经的辉煌。线上平台让老品牌被更多人知道。包装线不断产... 2025-06-09 08:16:00
  • 绿电占比达98%,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 今天,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投产。宝池储能站占地面积有5个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每年可调节电... 2025-05-25 07:49:00
  • 云南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销售超3.65亿元 从云南省商务厅获悉,自1月21日云南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以来,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截至5月22日,全... 2025-05-25 06:20:00
  • “玉龙雪山脚下长满新娘”,有公司日赚上万 中新经纬5月21日电 (周奕航 郑艺佳)“5月20日这天,在云南玉龙雪山脚下,大约有二三百对举办目的地婚礼的新人。”丽江市某婚庆场地布景公司... 2025-05-21 17:09:00
  • 省教卫科工会首批4所工匠学院公布 【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记者从5月16日举行的“匠心智造 产教同行”云南省教育卫生科研工会工匠学院推介暨产教融合创新行动活动上获悉,昆明理... 2025-05-19 0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