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我已经从事了8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教师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带班育人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使命。在与学生们的日常互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和挑战,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一、深入了解班级情况,精准定位教育目标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级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优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经了解,我现在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内父母未离异的14人,父母离异19人,其中离异后再婚的9人,因事故、患病失去父母其中一人的2人,学生家庭环境多样。中考成绩普遍偏低,部分同学厌学思想严重,在家长的压力下才继续中职护理专业的学习。有些同学初中已经住过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有些同学第一次住校,遇到各种各样难题。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全面发展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心理专题的班会、个别学生心理咨询谈心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打开心扉。班级成立初期,因为班级中学生父母离异情况较多,部分同学心里存在偏差,日常沟通存在困难,因此我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此外,我还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为她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她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日后走上护理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准备。
三、定制班级发展目标,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护理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关系人们的生命健康,以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中专学历就业存在困难,所以我的班级发展最终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升入上一级学府,能够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为了能更好的实现班级最终发展目标,我设置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一是将注重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放在首位。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道德讲堂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的一部分,实现人格的全面塑造。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将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团日活动等,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互信,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特别是让个别因家庭因素心情压抑的学生,得到纾解压力的途径。
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班上有一名学生,初中时多次因学习问题与家长发生冲突,厌学思想严重,没有考上高中后,被家长要求学习护理专业,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规划,一直想退学外出打工。发现学生中有这种思想后,我高度重视,在课余时间经常在班级播放一些我校优秀毕业生工作视频和升入高校后学习视频,对护理专业的就业进行展望,例如:月子中心,养老院进行介绍,树立学生的职业信心,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学生个性化的短期规划和实施步骤,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交流,定期组织学习经验分享会,让学生们在互相借鉴中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习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技巧,恢复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组织学生职业咨询、就业讲座、模拟面试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计划、明确的时间表和可执行的步骤,列出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同学们均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信心,班级学习氛围显著提升。
三是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护理专业不仅仅是技术和知识的积累,更是个人潜能的发挥。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班级管理等,发掘自己的领导潜能、沟通潜能、创新潜能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英语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以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鼓励学生升学,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贡献社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