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闻网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吕霞)七月的娄底,骄阳似火,热浪裹挟着稻香,奏响“双抢”(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激昂乐章。今年我市早稻成熟较往年提前,7月1日,种粮大户们便开启“与时间赛跑”模式,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汗水与智慧守护粮食丰收。
娄星区:童益寿的丰收“密码”
“去年亩产800多斤,今年直接破1000斤,增产超两成!”7月7日,娄星区种粮大户童益寿的早稻丰收喜讯瞬间点燃乡野欢腾。金黄稻浪里,藏着他一整年的耕耘智慧。
(图为娄星区撑田村种粮大户童益寿的早稻田收割场景)
(图为娄星区撑田村种粮大户童益寿的早稻丰收场景)
“主要选优质早稻品种打底,用大棚育秧、合理密植让稻穗“挤挤挨挨”,借绿色防控护航,分阶段定制绿肥、有机肥等“营养大餐”……从育秧到收获,童益寿把“科技+生态”玩出花样,成了娄底早稻丰收的“活招牌”,让“粮袋子”鼓得更稳、更实!
冷水江:新农人袁洪丽的“稻田逐梦记”
“看!这一大片良田,都是我承包的!”在冷水江市三尖镇南阳社区的稻田边,1988年出生的袁洪丽,笑盈盈地指向眼前早稻与晚稻交织的“稻田版图”——早稻穗粒饱满,沉甸甸的,仿佛裹满了夏日阳光;一旁大棚里的晚稻秧苗,正泛起层层“绿浪”,满是生机。
(图为冷水江市三尖镇种粮大户袁洪丽的成片早稻田 图罗忠勇/摄)
“过两天要下雨了,你的早稻收割情况怎么样?”在“双抢”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期里,娄底市、冷水江市两级农业农村局的每日提醒,就像袁洪丽的“及时雨”。“合作社20多台农机随时待命,收割、插秧无缝衔接,压根不愁忙不过来!”面对天气挑战,她信心满满。
(图为娄底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在稻田察看稻穗长度)
回溯袁洪丽的“种田路”,满是奋斗的印记。2019年她返乡创业搞养殖,2021年在村干部鼓励下,从最初流转10多亩农田,一路“扩容”到600多亩。在逐梦稻田的过程中,她不断“升级”:考取无人机飞防证,让科技为农田护航,洒药、巡查效率翻倍;探索稻鸭共生生态模式,鸭子吃虫、踩草,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还能产出生态稻米。凭借这股拼劲与巧思,袁洪丽连续两年获评冷水江市“种粮大户标兵”,2024年更捧回“娄底市现代农机合作社”称号。几年来,她不仅自己把“种田经”念得响亮,还带着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把新农人扎根土地的热情与智慧,写满了稻田。
(图为新化县石冲口镇种粮大户罗孝喜夜间抢收早稻)
新化县:夜色中的“双抢侠”罗孝喜
“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新化县石冲口镇种粮大户罗孝喜的朋友圈,满是“双抢”的忙碌。他在7月6日便收完早稻,旋耕、插秧马不停蹄。7日晚11时,夜色如墨,他驾着插秧机穿梭田间,农机灯光劈开黑暗,一行行晚稻秧苗“站稳”水田。昼夜坚守的他,用行动诠释种粮人的担当,把“颗粒归仓”的承诺,深深耕进每一寸粮田,为全年丰收全力冲刺。
(图为新化县石冲口镇种粮大户罗孝喜夜间抢插晚稻)
七月的娄底农田,童益寿、袁洪丽、罗孝喜们的故事还在续写。他们以汗水为墨、农机为笔,在稻田间绘就“双抢”画卷,守护粮食安全,也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