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平冈镇,绿水青山间涌动着蓬勃生机。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栋栋农房穿上了崭新的黄色“外衣”,与棕色腰线、暗红色坡屋檐相映成趣。焕然一新的外立面,在阳光下显得耀眼。这是阳江今年以来推进风貌示范带提升扩面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阳江风貌示范带 阳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供图
完善丰富基础设施
作为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先行段,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F3线风貌示范带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起点为平冈镇沙头垅村新冲水闸,终点至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港大桥,总长约13.5公里。项目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升级与生态环境美化,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特色区域。
“当前正值项目前期,主要对沿线农房风貌进行提升,规划外立面提升的农房共319栋,目前已完成40多栋。”工程有关负责人冯立繁介绍,下一步,将开展鱼塘美化、绿化提升、生态公园建设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公共空间,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在阳江,推进风貌示范带建设中的“山水画廊示范带”进展也引人瞩目。目前,广湛高铁阳春东站站前广场正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以漠阳江为主轴的山水画廊示范带起点。工作人员忙着开展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铺设各类管线。通过无人机俯瞰,与站前广场衔接的进站路已有部分完工,由原来的荒地“变身”双向六车道,方便市民出行。
据了解,山水画廊示范带以漠阳江为主轴,聚焦阳春生态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性景区,涵盖9个镇(街道)。“进站路建成后,阳春市区的居民驾车前往高铁站,可节省大约20分钟车程。”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岑尔豪表示,阳春市省级春砂仁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岭南生态康养谷)正在规划中,从进站路通往城区,以“农旅融合,医养结合”为特色,将布局阳春“一小时康养服务圈”,把春砂仁品牌推向粤港澳大湾区。
外在风貌联动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阳江推进风貌示范带建设成效将不断显现。
据介绍,今年以来,阳江在推进风貌示范带提升扩面方面,规划全面提升20条和新建成“20+2”条“三美(外在美、内在美、持久美)三有(有活力、有内涵、有特色)”的风貌示范带。其中,江城区3条,阳东区4条,阳春市、阳西县各5条,海陵试验区2条,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1条;精心打造以海陵国际旅游岛为核心的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和以漠阳江为主轴的山水画廊示范带。
阳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24年32条风貌示范带建设的基础上,今年的“20+20+2”风貌示范带建设注重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以联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完善功能服务为支撑,加强外在风貌与产业内涵“双修”、风貌示范带建设与沿线产业发展“双提升”,助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文 | 记者 戴灵敏 通讯员 王静 施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