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AI无境 鲜美无界——2025中国冰箱行业高峰论坛”在长沙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海尔、美的、博世、TCL等主流冰箱品牌,共同探讨冰箱行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下的发展路径,聚焦AI技术、中高端市场增长及差异化创新等热点议题。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高端市场量额双增
2025年一季度,冰箱市场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与“国补”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答卷。根据GfK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量规模996万台,同比增长2.7%;零售额规模320亿元,同比增长3.8%,量额双增的态势凸显行业发展的稳健底色。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认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它既得益于中央财政补贴政策的强力支撑,也离不开企业深耕技术、优化服务的努力。企业持续深耕保鲜科技、AI食材管理、嵌入式设计等创新技术赛道,同时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效激活了存量市场焕新需求。
“去年Q4季度冰箱将近20%以上的正向增长,大家都担忧会透支今年的需求,但今年一季度行业实现小幅度正增长,说明冰箱市场消费韧性很强,整体发展稳健”,对于一季度冰箱市场增长表现,GfK中怡康白电事业部总经理王宏吉谈到。
受“国补”政策对品质消费的精准拉动,一季度冰箱线上线下市场均价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具体从数据来看,一季度线上6000-8000元、8000-10000元价格段冰箱产品零售额增幅分别达到37.4%、89.6%,线下8000-10000元、10000-15000元价格段产品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6%、21%,充分彰显中高端市场对行业增长的强劲引领作用。
这一趋势在头部企业的市场策略中尤为明显。比如,AWE2025期间海尔推出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新品,持续领跑中高端市场。论坛上,海尔智能冰箱企划总监吴国章通过这款新品分享了海尔以AI创新驱动冰箱保鲜科技变革,构建智慧健康储鲜生态的前沿探索。
同样以技术创新锚定高端市场的博西家电,则聚焦健康管理全链路创新。其制冷产品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石伟提到,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加之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对嵌入式冰箱的日益青睐和智能化需求,都为市场带来新机遇。此外,与大盘趋同,万宝冰箱一季度增长近3%。万宝冰箱透露已布局“光合养鲜”技术,未来将加速技术转化,应对分层市场需求。
后国补时代:差异化创新成破局关键
“国补”政策为冰箱行业注入增长动能,但仅依靠政策红利并非长久之计。对于冰箱企业而言,此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全局视野思考:如何在存量竞争的长期格局中,构筑可持续的增长引擎?
面对后政策周期冰箱市场可能出现的需求波动与竞争加剧,行业增长靠什么?还是要回到技术创新,而且一定是差异化技术创新。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会议主办方中国家电网共同发布的《存量时代下如何做好冰箱的差异化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围绕保鲜技术升级、设计哲学突破、AI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的不同细分领域展开深度解析并提出针对性创新路径,为行业在存量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在解读《报告》时也指出,存量竞争时代,换新消费占据了全年零售量的8-9成,洞察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并持续进行差异化创新是对冲政策调整实现稳健增长的关键。
据此,关于AI技术在冰箱行业的应用前景,TCL实业白家电BU冰箱结构所所长唐义亭谈到,冰箱企业可通过AI技术(节能、降噪、保鲜、交互、互联)构建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推动技术落地与用户体验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为企业产品端负责人,安徽荣事达智能家电家居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淑兰坦言,她更早的时候就需要思考“国补”退出后的产品升级路径。对荣事达而言,现阶段以规模增长为核心目标,产品策略聚焦主流市场,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则要挖掘AI技术带来的新市场机会,例如借助视觉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食材品类等。
冰箱行业的未来,既是一场技术革命的竞速赛,更是一场用户价值的持久战。正如与会嘉宾达成的共识:政策周期或许能阶段改变市场节奏,但无法替代产业进化的本质规律。企业唯有将创新根植于用户真实需求,才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量,构筑竞争护城河,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潇湘晨报记者李轩子